余隐将焦头花种好, 打算出去, 把这事跟卫国公分析一下, 突然感觉脚下一震,还以为空间要崩了, 结果,突然感觉眼前一亮, 旁边多了一块田。
在田的旁边是一块鱼塘。
余隐有点懵,怎么回事?
“宿主找到焦头花, 完成隐形支线任务, 开启空间第二块田地, 激活鱼塘。”
余隐:“……”
他一直以为,这任务大概需要过几年才能完成。
木想到……
他想起系统好像奖励过他两条锦鲤,跑到鱼塘边一看, 果然一池子的鱼。
这两货的繁殖能力比起那两只鸡仔可是强太多了!
余隐抽了抽嘴角, 看到自己搭的小花架子上, 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首饰盒,打开里面居然有一对碧玉耳环。
水头极好,一看就价值不菲。
系统道:“女儿名气破八十,奖励碧玉耳环。”
余隐明白了, 下次有人回京,把这东西给余妙捎上。
余隐从空间出来, 也只不过几息之间, 就听外头卫国公道:“东桂过来, 让老夫瞧瞧, 大姑娘给你先生捎了什么东西。”
吕东桂只得抱着东西走了过去。
其实余妙除了信之外,还捎了几身衣裳。
余隐出发的时候是夏天,就拿了几件换洗的,现在两三个月过去了,天气日渐转凉,再加上冯达回京。
余隐说了几句,大概今年回不去了。
小姑娘便给他捎了些衣裳,有夹衣,还有冬日厚些的棉衣。
余隐说这边天天海鲜,让他们别担心,小姑娘就给他捎了些自家做的腐乳,还有豆瓣酱之类的,让他解解馋。
卫国公一一翻过,眼馋得要死。
拍着桌子道:“老余出来,出来,跟你商量个事儿!”
余隐走到他身边,笑道:“什么事,注意点形象。”
卫国公道:“老夫才不管那些,对了,你家姑娘订亲了吗?”
余隐摇头。
余妙年纪是不小了,可彭珍娘才去世没多久,虽然余隐不用守孝,可孩子得守,现在议亲不合适。
所以,余隐只能私下排察着。
卫国公一拍桌子,哈哈笑道:“这敢情挺好。”
说完,一把将卫七给揪了起来,往余隐身前一塞,“瞧瞧这小子怎么样?”
余隐嘴角抽搐。
“……”
卫国公道:“他虽然不及老五,可老五已经有媳妇了,所以,只能委屈大姑娘嫁给他了……”
余隐满头黑线,“国公爷说笑了,什么委屈不委屈的,这事又不是咱们在这里吵两句,看谁嗓门大就定了,这也得孩子们乐意不是?”
卫国公一巴掌拍在卫七后脑勺上,“你别理他,这小子不敢不同意。”
卫七眼里闪着泪,他祖父的手劲真不是一般的大呀!
余隐忙道:“误会了,误会了,我家夫人不在了,这等事我得问问妙儿才行。”
卫国公:“……”
什么意思?
如此民主?
说好的媒妁之言呢?
余隐无耐道:“卫大哥可能不知道,我家姑娘原先吃得胖,胆子小,我说什么她也不敢反抗……”
卫国公双眼一瞪,“现在瘦了,胆子大了?”
余隐:“……”
别打岔行不行?
见余隐真天翻白眼,卫国公笑道:“你说你说。”
余隐道:“当年我没经孩子同意给她订了门亲事,男方当时全靠着我们家,表现的蛮好,后来一朝中举,心思就飞了……”
余隐说的是张东远的事,卫国公隐隐知道一些。
一拍桌子道:“这等忘恩负义之人,去了柳家,算是门当户对,老余真的,我觉得咱们两家特别的登对。”
余隐嘴角抽搐,卫七确实在女婿后选名单之中。
但是让卫家的孩子当上门女婿。
余隐估计对方不太乐意,更何况这年头,能上门女婿的,怕都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那种,像卫七这样的好孩子,别说卫国公同意,怕是人家父母也不同意。
余隐只得实话实说,“老卫呀,我家就两个闺女,老二今年才三岁多,我又年过半百了,家里以后要靠老大撑着,所以我家闺女不外嫁。”
“你要是能说通家里人,七公子过来,我们定当亲儿子一样对待。”
卫国公:“……”
余隐把闺女给他的东西,跟吕东桂一起搬进了屋。
卫国公坐在那里唉声叹气道:“多好的媳妇儿,就这么飞了!”
卫七弱弱道:“要不,我当上门女婿去。”
卫国公一噎,低头吃东西。
余隐把东西收拾好,发现闺女给他的还不止表面上那些,有护膝,有围脖,还有暖手的,除了信之外,还画了一本小画册,都是画得小鱼儿的趣事。
如今小鱼儿已经进学了,不过却在宫里。
好处是上半天,不用交学费,宫里还给统一发衣服,头饰。
每日的小点心,小果子都吃得小胖墩眉开眼笑。
又因为小鱼儿长得喜庆,是皇帝亲自定的,九公主和她娘都不敢半点待慢,先生们也知道她是余隐的闺女,对其照顾有嘉。
大大减少了余隐当时想着,伴读各种不好的担心。
余妙自己最近过得也蛮好,除了跟刘大姑娘平时一起玩儿之外,鲁大人家的闺女也加入了他们之中。
他们三家都是翰林院的,父母性子都属于不争不抢,但是又博学多才的。
闺女也都很有灵性。
总之,特别情投意合。
噗,志趣相投!
在这期间,余妙还陪着余老太太,余眉一起去青龙观给余隐求了平安符。
又是司杰画的,此次一道给余隐捎了过来。
余隐将安符挂在脖子上,上次去观里求的,在那次大雨中,不小心湿透了,符算是毁了,他还想着,要不要找人画个,不料闺女就给他寄来了。
余隐美滋滋地直冒泡,果然闺女是个小棉袄。
收拾好东西,看完信,大家继续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工作。
余隐这才去找卫国公。
卫国公正在看从京都寄来的邸报,一见余隐过来,便招呼他道:“此次牵扯了许多人,几乎把沈家一脉全给挖空了。”
94、可疑人员混入
余隐不奇怪。
像这种联合判军之事。
沈丛之即使再不知情,可对方咬出的却是他的家里人,这事沈丛之算是祸从天降了。
不诛九族都不错了。
卫国公道:“那病秧子,这次怕是真躲不过去了。”
余隐没接话,反而道:“您信风水一说吗?”
卫国公微微一愣,随后点头。
“我今日去山上看大家种地,顺便看了一下地势,觉得咱们这地方卧虎藏龙,而且地气特别的好,并不比京城的左青龙右白虎差。”
“……”
卫国公略一思索便有点明白了:“你是说,咱们抓到的,可能并非真正的反贼。”
余隐点头:“只是一些小卒罢了。”
卫国公吐了口气道:“写折子吧!”
余隐一惊,“您不怕我看错了?”
卫国公目光沉沉,苦笑道:“您老人家什么时候错过?”
余隐:“……”
老子明明比你年轻十来岁。
折子是余隐写的,不过最后上书是两人一起上的。
当然,两人就这事还讨论了一些别的方面,比如他们本来想联合北夷,如今那边反水,至于倭寇那边,他们决定在两年内打过去。
所以,余隐想不通,幕布后黑手,手里还有多少底牌。
但是不管有没有什么底牌,对方肯定不会在近期出手,顶多就是小打小闹。
敌暗我明。
余隐刚才收到余妙给寄的东西时的喜悦心情,跟卫国公一讨论,荡然无存。
太难了他!
一个半路出家的,现在除了操心对方留下来的孩子,还得操心对方的职业。
卫国公从余隐这儿出去,直接去找卫五和楚宗庆了。
他们现在虽然还在招兵买马,准备组建水军之际,不可否认,对方会不会暗地里给他们当头一棒。
让大家都打起精神,不要放过任何蜘丝蚂迹。
余隐不用操心这些,他主要管的是民生方面的,两人分工特别的明确。
待过几日工部那边来人了,他连造船的事都可以不用管了。
余隐下午在刘二老爷那里混了一下午。
木匠活他是半点不会,但是图纸多少能看明白,于是,递个东西,跟刘二老爷商量一下改进,还是蛮有用的。
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。
望着渐渐西沉的金乌,余隐心里头有处说不上来的感觉。
就在这时,卫七和吕东桂从外面走了进来。
一看到余隐,卫七就立马跑了过来,把一本册子递给他,“余叔,瞧瞧这个。”
卫七是负责报名的,再顺带着面试一下,对方有没有底子,或者功夫怎么样,把报名的人员,按照基础分到四个队伍里面。
以方便到了卫五那边,他和楚宗庆好好把握训练度。
余隐翻了两页,小小吃了一惊,“这么多?”
今日一天,收了一百多号人,而且全是三队和四队里面的。
卫七道:“余叔,我也觉得挺奇怪的,你说前几天报名的是有,可能逃出去的人,都听到消息,咱们把倭寇赶走了,正招唤大家回家,有人远,有人近,回归的时间不同,报名的人不也太多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