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书屋

零点书屋 > 修真小说 > 金陵雪 > 正文 七十一章 无名禅师

正文 七十一章 无名禅师(第2页/共2页)

龙寺内,一名长须斑白的老禅师站在寺门前,摸着头顶的戒疤,向东眺望。

“阿弥陀佛,百年来,江湖杀伐之气越来越轻,怎得近几日却是有着如此浓郁的杀机?”老和尚一双细长眼眸中流露出痛苦之色,眼角的皱纹好似加深了几分。

“师父,江湖上传言,那李太白一人一剑杀到了京城,说是要问皇帝陛下的罪。”身边一个看上去约莫十五六岁的小和尚怯生生地说道。

“净心啊,你怎的如此关心江湖里的事情,我给你取的法号就是想让你多下些功夫在佛法上,少去管些俗世纷争。还有,为师说了多少次,要叫为师方丈。”老禅师弹了小和尚一个板栗,小和尚揉着脑袋佯装作痛,其实脑门上连红都没红。

“师父,您也说出家人不问世俗之事,怎得今日却是穿着出远门的衣裳,怕不是要去管那李太白之事?”小和尚问道。

老禅师叹了口气,不去追究小和尚的叫法。

“净心啊,为师年幼时也同你一样爱管闲事,喜欢听些江湖传闻,有的时候想管,但是没管的本事。后来年纪大了,不爱管了,却又有很多事需要为师去管。”

看着小和尚似懂非懂的眼神,老禅师笑了笑,摸了摸弟子光溜溜的脑袋。

“净心啊,为师要去北边一趟,北边那儿的寺庙啊,虽然没咱礼龙寺修得大。但是那庙里的东西啊,那可是个顶个的气派,那里的方丈穿的袈裟上面的绣线可都是金线!”老禅师摸了摸自己那身还带着补丁的袈裟,有些不满。

“师父啊,你不是跟徒儿说出家人不要在意身外之物,要清明本心吗?”名为净心的小和尚眨着眼睛看着师父,有些不解。

“这......师傅就是说说,这礼佛之事,打扮庄重些总是没错的。”老禅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。

“喏,师傅,这是大师兄前些日子托人捎回来的一件新袈裟,您试试看。”小和尚不知从哪里提溜出一个布包来。

老禅师打开布包,里面是一件崭新干净的袈裟,不是什么名贵绸布纺织而成但却有着一股清香的味道。

老禅师将那件打了不少补丁还有着许多破洞的袈裟脱了下来,穿上了新的袈裟,小和尚感觉师父整个人精气神儿都好了许多。

“师父您先穿这身新的,徒儿给您这件旧的补补,也还能穿。”小和尚抱着袈裟回了冷清的寺庙里。

西境这些年兴的是道教,武当山上香客不断,礼佛的人却是越来越少,这礼龙寺虽是庙宇轩昂但早已不复当年景象。

老禅师每每想起师父当年在大殿上带着一众弟子念经的景象,就觉得心中升起一股暖意。但看着如今寺里门可罗雀的香客和那三两弟子,却是叹了口气。

数十年前的礼龙寺门前,一位穿着褐色袈裟的年轻僧侣跪在自己师父跟前哭着说:“师父,弟子驽钝,实在是不懂这寺庙经营之法,怕是管不好这礼龙寺。”年轻的无名禅师哭泣的原因并非是怕自己管不好寺庙,只是不忍心和师父分别。

师父只是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后脑勺,笑着说:“傻孩子,师父这次离开确是很久不会回来,但是你要好好看着这礼龙寺啊。”说罢,师父便是离去,他抬起头时已经看不见师父的身影。

老禅师从回忆中惊醒,看着将旧袈裟放回房中后迎面跑来的小和尚,他笑了笑,招了招手。

“师父,你怎么哭了?”小和尚不解地问道。

“师父突然发现你有慧根,高兴地哭了。”

“师父,你才发现啊,大师兄一早就跟我说了。”小和尚骄傲地咧嘴笑了笑。

“净心啊,为师法号叫无名,可得记住喽。”老禅师对着小和尚庄重地说道。

“徒儿当然得记着,师父地法号忘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啊。”

老禅师笑了笑,将一枚紫金色的法印交给了小和尚。

“好好留着,别给旁人看见,等你大师兄回来了给他看一眼。”说罢,化作一道流光飞去。

小和尚揉了揉眼睛,嘴巴大张,想说些什么,却又是咽了回去。

将那枚紫金色的法印收进衬衣内里,小和尚便是从门边拿起一把扫帚,在院落里扫起地来。

老禅师人若流光,向着北方掠去,双手在胸前合十。

“阿弥陀佛,虽说不该插手这江湖之事,但这世上终究还是少些孽障来得好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