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大臣们齐声应是,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捐银子出来。
楚观之回到家中,楚胭正在书房中等着他。
见了这胆大妄为的便宜女儿,楚观之甚是气恼。
他阴沉着脸瞪视楚胭:“你还晓得回来?”
楚胭嘻皮笑脸的。
“爹啊,我不回来能去哪儿,这儿才是我的家呀。”她笑嘻嘻地说,上前来摇着中年人的手臂。
这话说得中年人心中熨帖,不知不觉地露出了笑容。
“说吧,又有什么事要你爹我帮忙的?”楚观之说,坐回太师椅上,了然地看着楚胭。
姜是老的辣,楚胭知道瞒不过老头子,肃正了脸色,把自己此行的目地说了出来。
“女儿回来筹集款项和粮食,准备前往北方赈济灾民,请父亲助我。”
楚观之知道女儿精明能干,却没想到她要做的是这样一件大事。
他为难道:“可是现在到处都缺银子,为父又能帮得上你什么?为父这个月的俸禄,都要捐出一半呢!”
“父亲,您只要按我的办法去做,银子不是问题!现在的当务之急,是派人去南方富庶地区采购粮食。”
楚胭笑吟吟地说,拿起桌上的纸笔,一条条地把她的计划都写了出来。
楚观之看着,眼睛越来越亮。
……
第二天,京城的贵妇们都收到了皇后的贴子,邀请她们参加宫中举行的什么“慈善宴”。
这是新皇上任后,第一次举行宴会,妇人们各怀心思,整顿服饰,准备好好地摸摸皇后的脾气。
当然,直到她们去了之后,才知道这慈善宴的真正意思。
为了讨皇后的欢心,也为了不落于人后,贵妇小姐们自然都大方得很,有的甚至将自己未来一年的脂粉钱都捐了出来。
同时,京中和各地的富商们也得到消息,皇上将要把前宁王江渊的宅子和家产通通拍卖,得来的钱粮将用来给北方赈灾。
富商们登时轰动了。
在大夏朝,房屋和衣服的制式都是有规定的。
任你再有钱,住的房子和穿的衣服也不能逾制。
而这一次,只要肯花钱,便能堂而皇之地拥有一座亲王的宅子,而且还能落得救济灾民的好名声。
这真是一举两得啊!
平时要他们拿出一两银子也是为难,之前各地都在号召赈灾,可响应者寥寥无几,如今这个消息一出,富商们奔走相告,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。
这还不算,在京中最为热闹的菜市口,竖起了一座高达三丈的牌匾。
牌匾通体以汉白玉制成,洁白无暇。
最上面皇帝亲笔题的四个字闪闪发光。
仁济天下。
牌匾旁边张贴着告示,宣称它是为赈灾而设。
在未来的十天之内,将在全国范围内,开展面向所有人的捐款捐物活动,不论钱款米粮都可捐献。
活动期满后,捐款数额在前三十名以内的,他们的名字将与皇帝的题字一起,被刻在牌匾上,留传后世,供百姓赡仰。
如果说前宁王的宅子还有利可图的话,那么这块汉白玉的牌匾,可就纯粹是图名了。
试想,那些富甲天下,富得流油的商户们,哪一个不想让自己的名字与皇帝的题字放在一起?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