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一日下午,李野等人抵达了林芝,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一天。
杨玉民等人开始联系相关部门,准备明天上午去陵园祭拜,然后下午启程赶往日光城。
但是一路劳累的烈士亲属们却等不及了,纷纷表示自己要先去看看。
“我们今天就去吧!早一天扫墓,我们心里就早一天踏实,这些天我都梦见他好几回了”
“杨同志,您体谅体谅我们,二十多年了,我们真的等不了了,先让我们去看一眼,明天我们保证配合祭拜仪式”
“你们不用送我们,我们自己走着去就行,我刚才问了旅馆的同志了,那陵园离这里不远”
“”
杨玉民等人赶紧联系上了相关部门,当天下午就去扫墓。
因为一看这些老年人的样子,就知道如果不让她们去看望自己的儿子,今天晚上她们肯定睡不着觉。
在高原地区休息不好,身体是很容易出问题的,这些老年人赶了一个星期的路,体力已经消耗的很厉害,必须要尽快让她们安心才行。
等到了地方,一路上都很遵守纪律的众人一下子放了羊,四下里散开急急慌慌的寻找自家亲人的墓碑,
几百人突然间在陵园里乱走,让看守陵园的人想喊也喊不住,想帮忙也帮不过来。
姐姐李悦扶着已经开始抹泪的杨槐花,向陵园的工作人员打问:“您好同志,请问杨致源的墓在哪里?”
对方稍微想了想,就道:“我记得好像在最后面倒数第二排靠左的地方,你们过去看看,如果找不到算了,我带你们过去吧!”
“好的好的,谢谢您啊!”
姐姐李悦感谢了工作人员,回头就冲着远处的杨玉民怒喝:“你在那里干什么呢?”
杨槐花赶紧拉住李悦,低声劝道:“玉民忙着工作哩,咱们娘仨去就行了,公家的事儿更重要”
杨玉民这会儿确实在忙,因为突然间这么一乱,打乱了预定的拍摄计划,几个摄制组的人只能一边调整机位抓拍,一边跟杨玉民和他的同事商量对策。
李野凑了过去,对着杨玉民建议道:“现在这个样子,不太好要求他们集体行动,待会儿我可以让我们单位的职工列队参加拍摄,
另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拍摄结束之后,剪辑出两个版本,一个版本注重真实,一个版本注重严肃,到时候交上去让更多的人讨论哪个版本更合适”
“注重真实?”
周围的几个人都琢磨了起来。
以前他们拍摄此类的活动,基本上都是摆拍,大家排成整整齐齐的队伍,整齐划一的鞠躬,突出一个庄严、肃穆。
但是老百姓跟的行事风格是不一样的,她们到了这种地方,必然是哭天抹泪,很多女性还会哭出特殊的腔调来,现场的气氛充满了哀怨和悲切,甚至还有人开始烧纸,跟庄严肃穆搭不上边。
杨玉民等人商量之后,最终决定道:“那就先让大家自由行动吧!临走的时候再集合拍几组镜头”
做出决定之后,王路阳立刻就抢先指挥着自己的摄制组去找素材了。
他最近几年主要是拍广告的,对于怎么抓拍“煽情镜头”有着精湛的理解,
要说摆拍,他水平着实一般,但要说自由发挥,抓拍人物的面部表情,他绝对擅长。
李野跟杨玉民结束了讨论之后,就跟自发过来的一分厂职工们,开始清扫墓碑周围的杂草,擦拭墓碑上的灰尘。
这些大老爷们平时大大咧咧不修边幅,袜子三天都不带洗的,但是这时候一个个却非常的认真,也没有一点怨言。
李野看到焦永胜和小穆也在擦拭墓碑,因为总有一些人,是没有亲人来扫墓的,孤零零的没人搭理。
焦永胜那个家伙一路上除了开车之外什么都不干,全是让小徒弟小穆动手,但这会儿他却只是让小穆提水,自己仔仔细细的擦拭墓碑。
看着焦永胜那张被高原紫外线灼烧出斑斑痕迹的脸,李野忽然觉得这个闷葫芦也有细腻的心思,只是从来不喜欢跟人叙说而已。
一个多小时之后,陵园内的哭声逐渐止息,好多疲累不堪的老年人,好似都放下了一块心病,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、沉重,嘟嘟囔囔的有了几分释然。
“三伢子,你放心吧!家里人都好着呢!我身体也好着呢!等以后这条路修好了,家里人就经常来看你”
“”
“咱家分了地,粮囤里攒了三年的粮食,以后再也饿不着了,你看看我身上的新衣服,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哩”
“”
有人拿出了一路上没有舍得穿的新衣服,换上之后对着冰冷的墓碑显摆,证明现在家里条件好了,吃穿不愁,幸福满满。<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