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 张妍说了句公道话:“我们小区公寓式,外国租客也多,人员多流动大,确实应该认真做好防护,辛苦我们的管家了,感谢!我也很好奇帐篷消毒。”
李书凯艾特了一下张妍:“谢谢张姐!我们小区主要用大型加湿机雾化二氧化氯,目前医用二氧化氯及大型加湿机无法购到,我在帐蓬出来后喉咙非常干。”
有邻居特别专业地接上话题:“二氧化氯消毒剂相对安全,短时有咽干等不适症状不影响身体,都说两害相权取其轻,这个味道刺鼻比起染上病,Du好千万倍,何况又不是长时间呆在里面,如果染上肺炎,不死也要半条命。”
曹宏俊直觉群里还真是人才辈出啊,便说了一句:”我们不是专业人士,剂量用的不对怕造成业主伤害,我们物业承担不起,而且加湿机是简单雾化。从即时起,所有快递禁入我们小区,包括快递柜投放,请业主理解!”
此话一出,群里更是排山倒海的呼声袭来:“天啊!以后拿个快递都得逛个半天了!”
“我得开车出去拿快递啊!这么远,我每次买东西都是一大购物车啊!”
“大家还是喝水吧,少购物,省钱!“
“话说,管理处不能安排人送货到家吗?”
“曹主任,这出去拿快递可不是办法啊!”
“这快递柜,我觉得可以让快递员放到那里啊,我们收到短信再去拿,完全就是无接触,若是连快递柜都不准放快递了,这小区这么多人都放在小区门口翻找,不是更加人员聚集了吗?”
作为购物达人,林语馨还提出一点疑问:“而且快递不像买菜的袋子那么好看,单子还要逐个翻找,这真的合适吗?”
她难以想象这把吃的和用的护肤品都像大杂烩一样摆在那里,岂不是更加乱?
“或者能不能由物业安排人员放到每栋楼的楼下呢?”有邻居接着提议。
“我看这个办法可行,但是物业管理处的负责人肯定又会说人手不够!”
曹洪俊回复了一句:“这快递员的工作性质,可能会让传染的风险更大,但是作为我们小区的业主相对来说是安全的。”
这个小区的快递柜都是设立在小区里边的。
每两栋楼之间就有好几个快递柜。
之所以将快递拒绝在小区门外,原因很简单,就是在降低人跟人接触后的风险发生。
疫情防控下,用户多通过线上订购生鲜等食品,但“最后一百米”配送存在人员交叉的风险,物业不得不考虑。
社区管控的同时阻断了快递员的路径,只能是“拒之门外”。
但是住户可不这么想。
“如果所有的都堆到门口,那个量得多大?每个人都去翻一遍,还有人员扎堆的风险,更不安全!更何况我们小区的住户,你就敢保证每个人都是安全的?”王女士也觉得不妥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