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年龄大了,难免有个病,我上次摔跤了,物业人员他们都会打电话随时告诉我。现在我腿好了,就是想做点事情帮一下他们,让我们这个小区一个病患都进不来。”
摔跤后的那段时间,曹宏俊等人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老人的生活和身体情况。
这个不比远在天边的儿子差。
“我可是退休在家的老干部,各种基础防护措施我心里有数,你们这么忙,我怎么能闲在家里!你们就别欺负我年龄大帮不上忙了。我能帮助小区老年人排忧解难,聊天啥的。说不定我还能引领着更多身边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。”
大家最后拗不过曾阿姨的执着,就让她加入到了这个小区志愿者团队里边。
每一个城市都有弱势群体,他们受疫情的影响更大。弱者在哪里,志愿者也会出现在哪里。
在疫情期间,S市的很多社区对生活困难的确诊患者,对独自居家的孤寡老人,广大志愿者雪中送炭,及时提供各类救助。
在曹宏俊的建议下,曾阿姨作为老人志愿者的代表,主动跟多名独居老人定时定员线上联系,了解健康状况,传递防疫信息,还提供线上的家庭医生服务。
此后,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,让人感动。
“疫情期间大家尽量少出去,外出一定要把口罩戴好。”
当志愿者的第一天,小谢就站在小区疫情防控点,也就是小区的大门口处,对出入人员、车辆进行登记、排查,积极向居民宣传防控知识。
身穿红马甲、戴着红袖箍的小谢一头黄发、浓眉大眼,在志愿者中十分显眼。
他给来往的居民测体温、登记信息的认真劲儿,一点儿也不输给其他人。
去了一趟H省回来的他们,更加珍惜这份感情和幸福。
在他们自我隔离的这段时间,每天都会收到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发来的温暖问候,以及他们或者邻居帮忙拿快递、取外卖、倒垃圾,物业工作人员的点滴付出,他们都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暖在怀里。
如今他有了一个新身份~那就是小区防疫志愿者。隔离期满了以后,他们就主动加入到了这个志愿者团队。
尽管风很大,桌子上的笔和纸都用石头压着,测温仪也被小谢紧紧揣在怀里。
这时候,一位老年人要出去小区门,小谢给他测量了体温之后,让他登记一下出去的信息。
老人的手背上有一道口子,看起来像是伤口,还没有完全愈合好,右手还微微颤抖着,几乎是拿不住笔。
老人说他不会填写,因为这是他疫情来的第一天出门。
小谢没有质疑老人说的话,也没有犹豫,赶紧摘下手套拿起笔替老人记录。
“这份工作并不难,但是很重要,因为这是一道健康防线,守得牢才可以保护小区内的每一个人。”小谢说道。
还有一次,有个大叔出去小区门口取快递,保安要求每个人必须采用微信形式进行登记,确认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