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书屋

零点书屋 > 玄幻小说 > 凡间九姊妹 >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:再调解

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:再调解(第1页/共2页)

回到舅妈家,四个人的心情就完全变好了,尽管爹迫于无奈而答应了老篾匠的想法和要求,但能够不让大嫂坠胎,并能够提前把大嫂娶进家来,毕竟是一件人心大快的事情。

大家开始坐下来,讨论起娶大嫂的事。首当其冲,是定日子请示的事。日子不能定得太远,太远大嫂的身孕就会被人发现,而且为了避免那个老篾匠的临时变卦,当然是越快越好。但日子也是能定得太仓促,太仓促就会让人感觉到大嫂是不是身怀有孕了。眼下正是夏天,我们这里没有夏天娶亲的习惯,更没有夏天嫁女儿的风俗,只有那种结了婚的二婚头成亲,才会不在乎夏天的日子,正当的大姑娘出嫁,如果选了夏天的日子,就等于是不打自招。

经过一番讨论,大家最终决定日子就定在八月中秋这一天,这既是一个好日子,也是一个能够让大嫂保留名声的日子,至于大嫂过来后,生孩子的时候,会不会有人推算大嫂是早就身怀有孕,是无法避免也无法顾及的事情了。更何况,大嫂与大哥是夫妻,就算是未婚先孕,也不是什么违犯法律的事,只是会让大嫂留下一个被人笑话的话柄罢了。

日子定下后,大哥就赶紧去走了一趟请示的程序。这一次,老丈人不再推辞和犹豫,而是非常爽快地答应下来了。老篾匠的爽快态度,办事的顺利成功,让大哥不再觉得与大嫂的未婚先孕,不是一种犯罪,而是一种立功的表现。只是,在老丈人面前,大哥一直在竭力回避这种表露。

让大哥没有想到的是,老丈人不只是同意了提前嫁女儿,连先前的一月一次的大嫂上门的规矩也无形地解除了。大哥违规地试探着把大嫂往家里带时,老篾匠或是装作没看见,或是干脆提前找个事出门去回避一下,让大哥很顺利地带走了大嫂。

老丈人的态度,几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改变,他不只是不再为难大哥,还把大哥哄得好好的,甚至见了大哥就笑,不再象从前那样板着面孔。

大哥不再恨那个老丈人,他甚至觉得老丈人比自己的父亲还要亲切。

大嫂虽然还没有正式娶过来,但大嫂却几乎已经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正式一员。她被大哥常常带回家,一住就是十天半月,好吃好喝的供着养着,气色渐好,面色也比刚怀孕时红润多了。在大哥的眼里,大嫂就是一个美丽的孕妇。

大哥开始疼爱自己的媳妇了,他尽量不让大嫂去做任何事,尤其是那种要花力气的事。大嫂只要的接近花力气的事,大哥就赶紧跑过去说我来,然后就让大嫂站一边看他做事。

大哥一边呵护着大嫂,一边按照爹的具体吩咐,开始准备新房。

在这个家里,最喜的是大哥,最愁的是爹,其它的人,个个都是跟着开心快乐的。

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来了,八月中秋的日子,说到就到了。

大哥开始张灯结彩贴对联,要准备娶大嫂了。

想到马上就可以与大嫂走进洞房,共睡一张新床的大哥,就时不时地激动起来。

可就在大哥激动的时候,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。

事情发生得有点突然,但一细想又尽在情理之中。

大哥的老丈人突然提出一条近乎无理的要求,他要我们家提前支付大嫂三年内的一切劳动所得及一年三节的费用!老篾匠还列了一个明细帐,说应该支付的总数是三百九十八元!

爹听到这个消息后,当即就在家里说,“这老丈人也想得太天真又无理!我们家又不是大富人,连办喜事都急得没法,哪里还有钱去办这个?”

五姐忍不住说,“这老头怕是想钱都想疯了!就算是逼命,也逼不出来的呀!”

大哥一气之下说,“不管他!把桂莲娶回来再说!”

妈说,“他既然提了这个要求,能让你顺利娶桂莲?”

大哥又说,“现在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了,由不得他了!”

五姐就说,“大嫂都好几个月了,那老头还敢提条件?提条件我们不理睬,看他到时候有啥法?现在牛在我们家的桩儿上拴着了,不怕他了!”

妈瞪了五姐一眼,说,“你就尽出些馊主意!有这么办事的吗?”

一家人议论了一番,最终也只是说说气话,拿不出一个主意来。

万般无奈,爹只好带着大哥,上门去问个清楚明白,也算是求情。

爹还没有开口,老篾匠就先发制人地说,“亲家!这话可是当初你表的态,总不能不算数了吧?”

爹说,“我是说过这话,也表过这态,但现在的问题是,我们家现在确实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钱来!”

“那我不管!”老篾匠说,“我只知道照章办事,说过的话得算数,兑现。”

爹说,“我是说过这话,但并没有表态说要在婚前一次性付清的呀!”

老篾匠很不高兴了。

爹就说,“就按照我说的那条件,一步一步来,不行吗?”

“不行!”老篾匠说,“女儿嫁过去了,就等于是牛拴在了你们家的栓上了,哪由得了我呢?”

爹正听着想着,老篾匠又来一句,“到时候你们说话不算数,我还能天天上门讨债去?上亲家去讨债,好说不好听呢!”

爹就说,“这是债,也不是债,我们答应的事,肯定是要按规定办的!大人大事,一言九鼎,还有说话不算数的?亲家,你就放心吧!”

“我不放心!”老篾匠说,“我放心不下!我过去就是因为太放心,才导致我的计划得到了改变!”

两个亲家说不到一个点子上,事情就僵住了。

谈判桌上出现了尴尬而紧张的气氛。

两个亲家各执已见,不愿让步。

“爹!”大哥站出来说,“不是我们不答应你这个要求,这个要求也算是合理的,而且我们如果拿得出这个钱,肯定愿意现在就办了,过了五里桥,也折得了五里路的,只是,我们家现在确实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钱!说不不好听的话,连办酒的钱都是往人借的,还哪来的钱来办这个事呢?”

大哥以为讲出实情,就会让老丈人将心比心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