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书屋

零点书屋 > 玄幻小说 >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> 正文 第406章 大宋脊梁

正文 第406章 大宋脊梁(第1页/共2页)

第406章 大宋脊梁

赵佶分享的治国经验,杨长其实并没兴趣听。

毕竟是自己老丈人,加上这厮晚上也不用休息,就当自己‘知心大姐’,陪丈人熬到深夜才结束。

这家伙,唠唠叨叨一晚。

先讲宋朝的历史,后讲自己继位励精图治,说自己变着方式继续变法图强,对外打西夏、收燕京,对内办教育、兴民生,一点点动摇士大夫力量。

可惜士元祐党人盘根错节,最后这些人对外竟勾结金人,对内则蛊惑支持太子夺权,最终才落得如今局面。

其中许多细节,杨长第一次听说,也觉得殊为震惊。

包括蔡京、童贯在内,都是赵佶对付元祐党的忠臣,当杨长没生出半点同情。

你还是明君圣主?

合着都是文官的错?

可促成文官做大,要和士大夫共天下,也是赵家人搞出的。

谁在大肆修园子?谁在收刮民脂民膏挥霍?你的忠臣疯狂敛财,既是明君难道不知?

你知道,但习惯了享受,只能苦一苦百姓?

要不是看在赵福金份上,杨长本不像接他回中原。

毕竟安置比较麻烦,太苛待肯定说不过去,若还是给他奢靡生活,杨长又不愿开这个头。

好在现在天下未定,杨长自己带头过得节俭,也不会给赵佶开小灶。

次日醒来。

杨长即率大军,从绛州正平出发,顺着汾水一路向西,到黄河又改到向南,两日后抵达河中府。

张清已准备好船只,并探得一个重要情报。

此时的潼关,西夏军正以宋军交战,且夏军占据着上风。

杨长闻言一喜,心说瞌睡来有人送枕头,哥们都已经无敌了,还能遇上鹬蚌相争?

有便宜不占王八蛋。

杨长当即下令,仇琼英率一千精骑先渡河,张清、曹正、杨春组织大军跟渡,他自己则与赵福金先走。

老规矩,夫妻档探路。

当时的潼关在西夏手中,主将慕洧原为宋环庆统制官,他本身就是党项族出身,后在西夏攻占环州时投降。

听说刘延庆、刘光世父子,率宋军西进欲夺取关中,李乾顺的托孤重臣谋宁克任,奉命亲赴潼关督军。

别看关中有二十万人,南边要防着蜀中守军北上,北边要防着西夏驻军南下,东边还要防着宋军西进,兵马不可能集中在一处,潼关也只有不到四万人。

谋宁克任与李仁礼,携少主逃入关中途中,还没遇到赶来的援军,就得知兴庆府被攻破的消息,吓得通知援军回去。

后来到了长安,也一直处于防御状态,丝毫不敢去捋虎须。

还没等到杨长南下的消息,却先等到宋朝派兵来收复关中。

夏军打不过金军,也打不过新崛起的晋军,欺负宋军不手到擒来?

刘家父子率兵西进,李仁礼担心杨长趁机南下,将主力都放在长安以北,只是派谋宁克任去督战。

可惜关中的西夏人,失去故土后也失去情报来源,对杨长在何处一无所知。

而谋宁克任不懂军略,他把注意力都放在潼关以东,完全没意识北边的危险。

当时慕洧在交战处于上风,谋宁克任就大量调兵出关作战,希望早点结束战斗回长安。

杨长与赵福金赶到一看,推算出潼关守将就三四千人,心说即便自己不用到场,四万晋军也能轻松拿下。

“区区几千人,我一个人都够了,但那样必有人逃走,妨碍吃两家的计划,我先偷偷潜伏进去,你速速回去传令琼英,让她带骑兵连夜赶来,我们先把潼关拿到,其余明天之内抵达。”

“好,妾身马上启程。”

“对了,把太上皇也带来。”

“什么?”

赵福金正要走,听到这话直接停下,问道:“大王不用照顾爹心血来潮,他到前线还要人保护,还是留在河中好一点吧?”

“呵呵,我可真没照顾他心血来潮,宋军主将是刘延庆父子,说不定他们认太上皇,岂不省去一场兵戈?爹既然随军,总得有点意义?”

“嘶既是大王要求,妾身亲自去接来。”

“去吧,记得明天再出发。”

杨长的言外之意,自己准备夜夺潼关,晚点来不用等破城。

当然,没有杨长夜视带路,赵福金也没法夜行。

他现在幻术已升至四阶,随便幻化一个西夏人就能潜入,已不需要等到晚上轻功上城。

等到仇琼英夜里赶来,杨长已经替换成谋宁克任亲卫,并拿着他的令牌打开潼关城门。

当晚里应外合,潼关守军几乎没反抗,就在梦中被抹了脖子。

谋宁克任也是从榻上被拽下,被带到杨长面前都不知发生了什么,还一脸傲气发出威胁:

“你们是刘延庆的人吧?绕后拿下潼关有什么意义?被慕洧三万多主力拦住,他依旧无法西进关中,另外长安的援兵很快到了,有十万!”

“十万?很多吗?”

看到杨长玩味冷笑,谋宁克任也同样冷笑:“不多吗?”

“呵呵,十万土鸡瓦犬算什么?李仁孝在什么地方?”

“你也配问?”

谋宁克任御史出身,胆色方面比一般人强,说完还补了一句,“如果你真想见,那就弃暗投明降我西夏,说不定能封个大将军,慕洧原来也是宋将,不一样弃暗投明了吗?”

“西夏都亡国了,还搁这儿封官许愿?刘延庆没告诉你,李乾顺的情况?”

“你”

听到杨长口气这么大,谋宁克任突然生出不好预感,吞咽着口水追问:“你究竟是谁?”

“知道杨长吗?我就是。”

“晋王?杨长?”

谋宁克任吓得面如土色,情不自禁匍匐在地上,喃喃说道:“您不是在兴庆,亦或者在延安府吗?怎么会出现在此?”

“我无处不在!现在问你一句实话,想死还是想活?”

“我”

“李乾顺都交待了,他让你和李仁礼,将太子带去关中,想借那二十万兵复国,你觉得能办到吗?”

杨长故意拿话相诈,谋宁克任听得汗如雨下,战战兢兢不敢回答。

这时杨长又说道:“你,李仁礼,包括关中夏军的家眷,此时应该大半在西夏,本王只需放几句流言,就可以让二十万军溃散,你信吗?”

“晋王想要我干什么?”

“去招降慕洧。”

“我好.”

谋宁克任哪敢不同意?心说想办法先脱身。

第二天一早,他便被放出潼关。

临行前,杨长特意提醒道:“你是御史出身,是读过书的人,可别头脑一热,然后一去不复返,听过斡离不的故事吧?我到敌营杀人如杀鸡,你不要害了自己,还害了人家慕洧。”

“不会,不会。”

谋宁克任咽着口水离开,之后狼狈逃到慕洧的大营,三言两语就说降慕洧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