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对于不同的群体来说,感受是不一样的。
如今,京城里的官员们,就连周围的官员们,都被吓得不轻。
生怕惹祸上身。
听到这个消息,百姓却是都兴奋了起来。
看着朝廷对那些贪官污吏的处决,他们纷纷要求朝廷多抓几个。
好看,爱看,多来点!
对于朝廷的决定,百姓们很支持。
官员和平民,是两个理念截然不同的群体。
如果只有这两类人的话,普通人根本就不是官员的对手。
但是如果再加上朝廷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得到朝廷的支持,百姓们更加高兴了!
这样的局面,对应天城的官府来说,无异于世界末日。
同时,应天城内的一些官员,也打算向朱雄英递折子。
想要了解一下应天城的局势。
不过,朱雄英根本不在意。
想来求朱雄英吗?没门!
朱雄英更不会给这些混水摸鱼的机会,凡是这几日来求见的大臣,一律不见。
有什么问题,都是解缙、杨士奇两个人解决的。
解缙、杨士奇这两位朝中大员,都快招架不住了。
因为来的人太多了。
最终,解缙实在是受不了这些人的纠缠,决定去皇宫找朱雄英。
别的官员朱雄英一概不见,但解缙和杨士奇却是要见的。
要知道,内阁可是他处理天下政务的渠道之一。
“臣解缙,见过陛下!”
解缙的态度比之前要拘谨了许多,很明显他想要说些什么。
“朕明白你的意思。”
朱雄英也是一脸凝重道:“若是你想要为那些罪人求情,那就不用了!”
“如今朝堂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肃清贪官污吏。”
“没有商量的余地。”
解缙也有些为难。
皇帝,官员,百姓,都是三个不同的群体。
如果打压的太狠,很有可能会有意外发生。
事实上,很多官员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说不怕,那是骗人的。
这些人中,恐怕有不少都是清廉之辈。
应天城的官场上,已经开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,那就是朱雄英喜欢打压朝臣。
“不过要把这事推行下去,倒也不是没办法。”
朱雄英沉吟了一下,接着道:“那我们就把舆论推向一个高峰,让民众的情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。”
“靖难之战已经结束,我们也该对外宣布了。”
“你去写一份文章,把靖难之战的经过,原原本本地登上报纸。”
“包括那些参与叛乱的人,也包括那些暗中向朱棣汇报的官员。”
“所有人的名字,都要公之于众!”
解缙立即抬起头来看着朱雄英。
顿时对朱雄英的聪慧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没错!
他竟然忘记了大明报!
这东西,用来调动舆论再合适不过了。
应天城的文武百官,还敢说什么?
当民意累积到了一定地步,别说那些官员了,就算是皇帝,也能把你给掀翻。
应天城的官员算什么?
&nb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